|
康冠科技(001308):3Q2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8% 面板跌价带动毛利率提升
类别:公司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胡剑/胡慧/周靖翔/李梓澎/叶子 日期:2022-10-25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8.3%。公司1-3Q22 营收90.82 亿元(YoY +7.7%),归母净利润11.47 亿元(YoY +9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42 亿元(YoY +94.4%);其中3Q22 营收33.46 亿元(YoY -6.8%,QoQ +11.2%),归母净利润4.57 亿元(YoY +39.6%, QoQ -0.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40 亿元(YoY +36.5%, QoQ +10.0%)。3Q22 营收同比下降主要系整机降价、航运降价、非美国地区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等因素造成海外智能交互平板行业整体出货量短期承压。3Q22 归母净利润延续高增长得益于:
1)LCD 面板价格持续下降;2)人民币贬值带来较多汇率收益。
LCD 面板跌价带动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6.57pct。公司1-3Q22 毛利率19.48%(YoY +6.57pct),其中3Q22 毛利率19.30%(YoY +4.77pct, QoQ-1.18pct),2021 年7 月以来LCD 面板价格高位回落,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根据Omdia 数据,22 年9 月55、65 英寸LCD 面板价格分别为81、104 美元,较21 年12 月分别下降33.1%、45.1%。此外,公司营收以外销为主,3Q22在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下,公司产生较多汇兑收益,3Q22 财务费用-1.44 亿元(3Q21 为-75 万元),3Q22 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4.30pct 至-4.32%。
海外智能交互平板市场短期承压,长期向好逻辑不变。根据DISCIEN 预测,3Q22 海外智能交互平板出货量将出现15%-25%的同比下降,主要系:1)年初至今LCD 面板持续降价,整机价格逐步走低,海外品牌的整机采购策略趋于保守;2)22 年5 月以来航运价格大幅下降,同时随着港口拥堵状况的缓解,部分在途库存逐步转化为当地库存,海外品牌观望氛围浓郁;3)美联储加息导致各国货币兑美元贬值,进而导致各国购买力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虽然多因素导致海外智能交互平板需求短期承压,但考虑到海外教育信息化政策刺激的作用周期偏长,我们认为海外智能交互平板需求长期向好的逻辑不变。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海外交互智能平板市场以及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国家智能电视市场的增长潜力,同时看好公司受益于LCD 跌价实现利润率回升。我们预计公司22-24 年营收同比增长7.6%/20.6%/20.2%至127.94/154.26/185.46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7.2%/16.7%/20.4%至14.51/16.93/20.39 亿元,对应PE 为13.2/11.3/9.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康冠科技(001308):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提升 持续推进创新类显示产品发展
类别:公司 机构: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肖垚 日期:2022-10-24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90.82 亿元,同比增长7.75%,实现归母净利润11.47 亿元,同比增长98.2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42 亿元,同比增长94.40%;其中Q3 单季度实现营收33.46 亿元,同比下滑6.82%,实现归母净利润4.58 亿元,同比增长39.58%。
面板价格下行拉低收入增速,盈利质量同比大幅提升。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75%,主要由海外智能交互面板业务高增速拉动,单三季度收入增速同比下滑6.82%,主要由于面板价格同比大幅下滑带动出货端价格下滑所致。公司单三季度毛利率19.3%、净利润率13.68%,同比均大幅改善,主要由于面板价格下滑、汇率贬值、公司外部竞争力提升以及内部管理能力提升。
公司持续推进创新类显示产品的发展,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公司创新类显示产品包括自有品牌电竞屏、随心屏、美妆镜,代工品类健身镜等。根据淘数据,健身镜行业Q3 收入增速超80%,公司作为上游最大代工厂有望充分受益行业增长。
公司发力自有品牌,有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皓丽”作为公司主打国内会议市场自有品牌,市占率位居市场第二。10 月20 日皓丽品牌发布了包括新款会议平板M6、商用屏、LED 巨幕屏、投屏器、智会合等5 大新品。皓丽品牌收入提升有望大幅拉动公司毛利率水平。
汇兑损益、政府补贴、减值损失扰动利润结构。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2.23 亿,同比增长6701%,系公司持有美元资产持续大于美元负债且报告期内美元持续升值,从而产生汇兑收益以及报告期内利息收入增长所致。报告期内,其他收益1.84 亿,同比增长112%,系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增长所致。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0.63 亿、0.43 亿,分别同比增长880%、74%,系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增长和存货跌价准备增长所致。上述因素累计影响净利润3.01 亿,占比26%。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36.48/166.48/203.7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22%/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17.22/22.8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8%/18%/33%,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3/11/8 倍,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环境风险、疫情反复风险、重要原材料供应风险等
|
|